网上有关“中国书法史上的两位楷模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书法史上的两位楷模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楔(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
晋王羲之《兰亭序》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天时地利人效果发挥极致,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蒂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等,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蒂、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2、颜真卿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
他对二王、褚遂良等书法都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长处,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唐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
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
王羲之、王献之、王珣、顾恺之、卫夫人等。
1、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2、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外戚大臣、书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王献之精习书法,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拥有“小圣”之称。
3、王珣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小字法护 ,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
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4、顾恺之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
主要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斫琴图》、《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等。
5、卫夫人
卫夫人(272年—349年),本名卫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晋代著名书法家,廷尉卫展之女。
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嫁给汝阴太守李矩为妻,丈夫李矩善长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
卫夫人与王羲之母亲为中表亲戚,成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老师。永和五年卒,时年七十八,葬于浙江嵊州。
主要作品有《笔阵图》、《名姬帖》、《卫氏和南帖》等。
关于“中国书法史上的两位楷模是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夏有乔木]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lon.net/sn/1996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夏有乔木”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书法史上的两位楷模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书法史上的两位楷模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中国书法史上的两位楷模是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