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跟高中生聊什么有共同话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跟高中生聊什么有共同话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学生,刚刚从无忧无虑的童年走出来,他们要开始慢慢面对成人世界,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其实他们也在面对很多困惑和问题。之前果果妹在她自己众筹的“毕业论文”中征集过同龄人“你有曾经或者当下最困扰你的的问题吗?”,没想到海量的问题飞向后台。(点击查看:这些堵在心中的问题,浓缩的是我们中学生的全部成长之困……)
今天,果果妹将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作了视频回答。这正是每一个教育人走近中学生世界的一次机会。
问题一:如何与父母处理好关系?
父母不支持我的兴趣爱好怎么办?跟父母聊天总受到否认,想解释又说不过,心里难受,怎么办?
视频内含问题一至三
果果妹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第一时间的反应其实是空白的。因为我和父母的关系一直不错,他们从来都很支持我的兴趣爱好(甚至有些“过度”支持),和他们的聊天大部分时候也都是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
但在认真思考后,我发现可以分享的内容还挺多,比如我们家常规的流程——互相关心。由于我是住校,中学时期基本每周周末在我爸妈接我回家的路上,他们都会关心这一周我的经历:你这周学了些啥?发生了什么新鲜事?你这周心情怎么样?和同学的相处怎么样?我就会很坦诚的分享这周发生的一切,他们也会通过我的分享来“观察”我这周的状态,困惑,和这个阶段的焦虑,再在这基础上帮我解答或者提供一些意见。同样,我也会下班之后问问他们最近的工作怎么样,接了什么项目,遇到了哪些问题等等。尽管大部分时候我都只能从中学习或给他们一个平台吐吐槽,但有时我也会提供有用的意见。
而这样一个简单的流程,其实就是我和父母关系好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原因。由于对对方情况的了解,我们不会轻易对彼此思维的随时变化或者情绪的阴晴不定而产生误解;也因为随时的沟通,即使我们有矛盾,也可以很快解决;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并不把我当小孩子去沟通,我也不把他们的世界当做我不用去管的“成年人的事情”。这样长时间平等的互相关心,使我们对彼此建立起充分的信任而不是所谓的“代沟”。所以,如果你的家庭关系仅仅只是有些疏离感,可以试着多跟父母分享和关心彼此的事,将距离调整的更近一些。
不过我和爸妈也会面对比较严重的意见不合。在这种时候,我们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他们会先说出他们的观点和观点背后的担忧,我再说说我的看法与思考。在这期间我们会尽量不打断对方,并且维持一个比较轻松和冷静的状态,避免情绪激动后无法认真聆听对方。在讨论的最后我们也一定会想出一个对这个问题大家都比较赞同的解决方法,并且要求双方都说到做到。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跟父母聊天总受到否认,想解释又说不过,心里难受”,我的建议是:和父母商量好,在发表意见时尽量不要打断,而是轮流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要直接否认,最好是只分享自己关于这件事的看法,然后有耐心的聆听。其实大部分时候父母都是可沟通的,只是情绪或者近期的压力可能使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此时的“语言暴力”。
当然,我们与父母都会有缺点与局限。如果实在没办法进行讨论,我能想到的办法是:
//
1. 先理解。 有时候我和爸妈之间的争端往往是我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但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后就会发现,其实换做我也可能会这么做。
2. 原谅。 原谅父母的不理解,语言层面的否定,将自己从他们的对立面转移到并肩的一面。在与父母这么多年发生的大大小的争执中,我比较深的体会是——许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谁错谁对的。
//
父母用错误或者稍显极端的方式“想”使你的路走的更顺;我们也会只看到表象,从而用不友好的方式抵触他们。但理解与原谅很多时候是可以改变现状的。比如在我和爸妈争论时,最常采用的策略是平复心情,先尝试接受他们的观点。因为在情绪不平和时,我们会忽视自己的逻辑漏洞,这时候的双方是无法思考和听取别人意见的;之后再原谅他们的言语,重新考量爸妈的观点以及自己想补充的个人观点,这样才能合作创造出解决方案。理解,耐心,原谅,其实不仅仅是父母,朋友同学与爱人之间都需要这三样东西去帮助我们更好的相处。
但如果你的父母完全否认你的观点,或反对你的兴趣爱好,甚至很极端的不愿沟通——这时候就需要你利用外界来协助自己。如果你身边有自己信任且三观正的长辈,老师和朋友,可以与他们进行关键问题的讨论(比如自己在学校被霸凌,遇到困扰的事等);多阅览书籍与高质量的媒体也可以帮助你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是爱好被全盘否认,一定要问问自己——真的热爱这件事吗。如果热爱,就需要想尽办法,克服阻力去实现它。(但大多数时候父母还是可以沟通的,所以一定要先尝试以上的所有步骤。)
问题二:对自己不自信,怎么办?
对自己的外形不满意怎么办?长得不好看,被班里同学嘲笑怎么办?
果果妹回答: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还算自信的人,但我几乎从小学到高三都唯独没有对自己的外貌产生过自信。不敢露齿笑,不喜欢自拍,甚至不喜欢被拍照……这都是对自己长相的不满意导致的。我之前以为这样的不自信是天生的,但后来我逐渐发现——不自信其实是在与他人的比较,外界的声音,和环境中导致的。比如,网络使我被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主流审美裹挟,让自己不断去与他们进行比较;周围人对我的好评价中,我会额外注意到夸赞自己“漂亮”的很少;当然,我作为中学生,也长时间与一大群同龄人待在一起,这样的环境会使我有外表上的竞争感和压力。
怎么办呢?其实我并没有答案,我也依然是一个对外表不自信的女生。但我认为自己学会了与自卑的“共生”状态,以一种“学习”的心态与方式面对它。假设对外表的自信是一门濒临挂科的课程,想要提高这一科的成绩,我一般会轮流使用几种手段——
//
1. 先拯救“学习积极性”。 虽然互联网使主流审美得以推崇,但也有不少与主流相悖的男生女生发扬自己的特点,活得美而自信。就像拯救学习需要将自己放在“好学生”的环境中一样,我也让自己不断去接触这些不同定义的美,去不断在脑中强化这样的观点——美是多元且不完美的。
2. 减少对此事的过度关注。 我最全身心关注外貌的时候,其实是我最不自信的时候。因为当我只关注这一点时,其他方面的优点会被我自然忽略,而自卑的情绪会在此时被放大。我对自己外貌没那么在意的时候,其实普遍是我比较忙碌的阶段。对自己其他能力的自信和生活的充实,其实就像你所有学科都成绩优异一样,此刻的你其实并不会对自己某一科差了一点而感到焦虑,反而会更有动力去提升这唯一一科。
3. 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认识自己有哪些外表上的优点,并将它夸大。比如我知道自己身材偏瘦,所以穿的衣服会修身一些;或者明白自己的气质适合穿衬衫,牛仔裤,适合长发卷发……在这些小的关键点上得到的自信,最终会滚雪球式的越攒越多。
//
最后关于嘲笑,我想跟这位提问的女孩说:自卑的其实不应该是你,而是他们。他们选择了用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优越感和自信,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基本的素养,能力,思考,去支撑他们看到表象以外的价值,或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信去接纳和承认他人的不同。在原谅你同学们的局限的同时,也要将这当成一个磨砺自己的机会。我也经历过外表上的嘲笑,明白克服心理上的难关是艰巨的,所以也希望女孩们在这方面压力很大时能与身边人,与我,分享这些压力和苦恼!我很愿意随时当你的树洞。
问题三:如何平衡学习与兴趣?
高中学习之余应当怎样安排去认识更大的世界?校园生活学习和兴趣如何兼得呢,校园外的生活是怎样的?
果果妹回答:
我的平衡其实也就是将时间安排得更加紧凑,更加合理。而如果想要把时间挤出来更多,我一般会用的办法就是将很多事情做成一件事。比如这次的公众号内容,其实也是我正在编辑的《家人》杂志学生版内容的一部分,甚至很多时候,我都会把日常学习中可以找到的素材编辑成为公众号,比如我英语课上写的诗,我怎样做笔记,等等……
关于“跟高中生聊什么有共同话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梦在天边]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lon.net/sn/2237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梦在天边”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跟高中生聊什么有共同话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跟高中生聊什么有共同话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中...
文章不错《跟高中生聊什么有共同话题》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