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幼儿园去小学化做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幼儿园去小学化做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忽视了幼儿的年龄、身心发育、学习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从内容、方式、环境等方面照搬小学教育模式,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根据多年从事幼教的经验,笔者认为幼儿园“去小学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管理工作
转变办园指导思想。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保教活动中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载体,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不能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生搬硬套地进行“填鸭式”教学。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创设环境。明确活动区角的设立数量、幼儿读物的投放数量、桌椅的摆放方式、一日活动的安排等,避免出现小学化的投放方式和摆放位置。不违规要求家长额外订购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资料。
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纳入幼儿园常规工作。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展学前教育宣传的重要性,建立长效机制,把宣传月活动纳入常规工作中。围绕学前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实效,切实把科学保教的先进理念、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变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落实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之中。
二、教师工作
幼儿教师要树立以下观念,并切实加以实施:
首先,教学机制上要突出幼儿在认知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以及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变化,教师的作用是观察、帮助、指导等。
其次,课程设置要以最大限度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为宗旨。注重“课程统筹化” “教材生动化” “教学活动化”的特点。
最后,孩子的能力是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真正会“玩”的孩子,都有较强的探索精神,专注力一般比较好,不用特别担心他的学习,哪怕成绩暂时落后一点也无妨。所以在上小学之前,先培养孩子学会玩。
三、家长工作
首先,多举行一些能体现幼儿教育目的意义的活动,吸引家长参加,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每位幼儿在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更主动地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
其次,利用家长学校,定期组织一些“幼小衔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以及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等讲座,提高家长的认识和科学育儿水平。
最后,不定期地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举办家长论坛等活动,为大家提供交流平台,以便达成教育共识,同时也促使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理智地看待学前幼儿教育,主动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四、幼儿工作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父母会帮孩子料理些细小的生活琐事,但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就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他们要学会用水杯接水喝,午睡前要自己脱衣服鞋子,要学会独立上厕所、饭前便后洗手、每次玩玩具后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位等。老师有意识引导幼儿做这些事,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让孩子学会怎样交朋友。怎样和小朋友们相处是现在独生子女面临的难题。幼儿园能够提供给孩子更多机会去学会怎样和别人相处。孩子们会在集体中学着如何接近其他小朋友,并找到交流的话题。他们也会从中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领悟一些社会交往的技巧。这些与人相处的经历,对他们将来上学乃至在集体中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幼儿教育小学化是违反教育规律的,我们必须积极行动,有效预防和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的发展循序渐进,幸福、快乐地成长。
针对幼儿园小学化,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做?
导语:幼儿教育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们应在分析其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杜绝这种倾向的继续存在。
幼儿教育如何避免小学化倾向1.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及表现
1.1办园观念固化,幼教理念扭曲
在思想层面,当前的小学化倾向一方面表现为幼儿园自身办园理念扭曲,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幼儿管理、体系架构、办学形式过度依赖学生家长、社会风气的单方面评价,忽视儿童基本成长规律,部分学校更是将儿童掌握知识的难度和数量作为招揽生源的商业宣传亮点以此拓展办园规模。
另一方面表现在儿童家长及部分幼儿教师急于求成,秉持"赢在起跑线上"的理论,重成绩、轻内涵,重实体、轻素养,重外在表现、轻内在心理感受,最突出的就是多数家长及部分教师,热衷于以识字、背唐诗、背单词、掌握数学运算的多少和难度为衡量标准,以此评价学生的成长进步。
1.2教学内容过载、课余学习过重
在教学内容上,个别家长按照所谓"提前准备,打好基础"的想法,将高考、中考的学习任务逐层向下摊派,造成应试教育的前移和高考压力的下行,各类培训机构也应时而动,积极迎合家长的急切心态,在小升初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出幼升小的培训班。与此同时,教材难度逐年递增,加减乘除法、生僻字、长单词,各种离奇丰富易于展示学生知识的方法、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完全融入当前幼儿教育的体系当中,超越了适龄儿童应该接受的难度和水平。
1.3教学体系混乱、教育方式简单
在教学体系和方式上,尤其是课程设置安排上,幼儿教师班级授课、满堂讲解,忽视了儿童生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甚至在相对偏远的地区,因幼儿教师多数为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无专业资质的转岗代课教师,受教学设施和条件的限制,幼儿教师多采用复式教学,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同时进行。
在另一些地方,幼儿教师的资质虽然没有问题,但幼儿教育的规模巨大,幼儿教师无法面面俱到,游戏式、生活式的幼儿教育难以开展,不可避免地影响教育质量,产生小学化倾向。
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透析
2.1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我国比较独特的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而来的。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升学入学的人数都非常庞大,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开始无法负担那么庞大的数量,导致了才去择优入取的原则,而成绩就成为了判断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应试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满足成绩这一个方面而进行的培养,这也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取向问题。学生家长都想进好学校,好学校自然就像吸收优秀学生,这样的供给需求就造成了幼儿园教育过早的进入了应试教育阶段,这样对这个阶段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2.2幼儿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
幼儿园的私有化,导致了幼儿园的盈利问题成为了其重要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管理体制上和经费来源上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同级别的幼儿园的设施和师资也参差不齐,特别是民营幼儿园要负担非常大的成本,这样也导致了幼儿园教育的种种问题。
3.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的遏制和预防
3.1关于如何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个问题,需要家长、社会和幼儿教育机构这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家长不要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要求过于苛刻,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定位应该更加的广泛化,而不是只限于成绩,幼儿教育机构则应该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法则进行教课内容的安排,并且多给及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是将深奥的内容让他们死记硬背,注重发掘孩子的兴趣和培养孩子的兴趣。读书识字和算术都是小学阶段的内容,幼儿阶段是解放天性、鼓励天性的阶段,它是小学学前教育不是小学教育,因此,不能按小学的要求来要求他们。
3.2幼儿阶段的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
,是正常的,教师不能因为孩子活泼好动而扼杀了他们的天性,这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不利的。轻松的游戏、唱歌、跳舞等等活动让学生常常的运动起来,而不是一直在小板凳上坐着,然后老师在那一个一个的教算术。
3.3教育部门对于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工作也应该到位
对幼儿园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监管,定期对幼儿园的资质进行检查,为他们开展各类相关的培训和讲座,以让幼儿园的校长和老师能够遵守幼儿教育规章制度,重点建设几个优秀幼儿园,起到榜样作用,为幼儿的生长提供一个安全、稳定、适合他们的环境,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3.4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
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应该为幼儿园的办园导向开展相关工作,并负起相关责任。借助现代各种媒体介质来对目前的幼儿园教育弊端进行揭露和批评通报,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来归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做好教师、教材等教学相关内容的监管工作,弱化各幼儿园之间比拼教学知识的竞争力,鼓励特色办园、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办园。
这些都依赖于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以扶正幼儿教育走向正途,努力将幼儿教育并入义务教育范围,让幼儿园的教师固定、教材固定,内容和编排符合幼儿身心发展。
总的来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其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牵头,更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相互支持配合,从而努力形成推动幼儿教育科学发展的合力,在关照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方面有所认识、有所提高,切实避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进而有效推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是孩子,更有家长,必须让小学也理解为什么幼儿园不能小学化。我觉得两块很重要。
一块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块是课业知识。现在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太缺乏了,主要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点也是我作为家长很头疼的一件事。
再者之前我有说到过幼小衔接的问题,幼儿园的成长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上小学的,一方面是对老师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学习的认知,从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是直接影响下一个学习阶段的。
介绍
幼儿时期的学习经历是我们后期学习的基础。在幼儿阶段,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发育速度比人生任何其它阶段都要快。孩子们在天性的驱使下,在探索、发现、玩耍中认识自我,并和他们周遭的环境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他们对于世人和世界的独特看法。
我们应该重视幼儿自身的权益,尊重幼儿的天性,要在认知、社交、情感和身体方面支持儿童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和家长要把玩耍视为探究的首要动力。通过玩耍,幼儿发展学习方法,并与关键的发展领域建立联系。
关于“幼儿园去小学化做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丹南]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lon.net/sn/721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丹南”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幼儿园去小学化做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幼儿园去小学化做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幼儿教育“小学...
文章不错《幼儿园去小学化做法》内容很有帮助